衡器,秤中贵族!值得收藏
发布时间:2020.09.10作者:超级管理员来源:本站点击:199
戥子学名戥秤,是一种宋代的衡量轻重的器具,据传是刘承硅发明的。也被称为“等子”、“戥秤”、“分厘戥秤”、“司马秤”,传入日本后称为“唐秤”。戥子也是衡器中的“贵族”,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、银、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。戥子做工精细,技艺独特,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。
戥子的由来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,随着社会的进步,对衡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东汉初年,出现了木杆秤;到了唐朝和宋朝,计量单位由“两、铢、累、黍”非十进位制,改为“两、钱、分、厘、毫”十进位制。
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,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“钱”,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,经过潜心研制,在公元1004~1007年之间,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枚戥秤。
戥子的发展
元明各朝,直至清代,戥子广泛使用,备受青睐。特别是明清时期,戥子的制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手工行业,完全平民化、商品化。
戥子是由戥子盒、戥子杆、戥子盘、戥子锤(又名戥砣)组成,其制作都很考究。
特别是戥子杆,是戥子的关键部件,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,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,有精工铸造的青铜,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。
戥子的价值
戥子的使用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独特的观赏性,称量金、银、贵重药品和香料。
中医治病有句老话叫做:“三分医、七分药”,而中药调剂又有三分辨、七分量”之古训,如此可见调剂称量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上是何其重要的。中药业有所谓“齐眉对戥”的方法,称量药物时能达到更为精确的剂量。
现在我们中药房所常用的戥子,多使用山桃木或其他硬木制成戥子杆,以黄铜镶嵌作为戥星(即刻度),戥子锤和戥子盘也多为黄铜制成,达到了部分中药“忌铁器”的要求,同时延长了戥子的使用寿命。